1、石墨烯中观察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一种奇异电子态可实现更强大量子计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在5层石墨烯中观察到了一种难以捉摸的分数电荷效应。这是结晶石墨烯中“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反常”指的是不存在磁场)的第一个证据。这将使一种新形式量子计算成为可能,这种类型的计算对微扰的抵抗力更强。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了这一研究结果。
在非常特殊的物质状态下,电子可由一个整体分裂成几个部分。这种被称为“分数电荷”的现象十分少见。如果它能够被聚集和控制,这种奇异的电子态可有助于建立弹性、容错的量子计算机。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已经观察到数次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大多是在非常高的、精心维护的磁场下观察到的。
此次,科学家发现,当5层石墨烯像台阶一样堆放时,所产生的结构本身就为电子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使其作为总电荷的一部分通过,而不需要任何外部磁场。
研究人员首先从一块石墨中剥离石墨烯层,然后使用光学工具识别阶梯状结构中的5层薄片,从而制造出两个混合石墨烯结构的样品。接着,他们将石墨烯薄片压印在六方氮化硼(hBN)薄片上,并将第二片hBN薄片放在石墨烯结构上。最后,他们将电极连接到结构上,并将其放入冰箱,温度设置为接近绝对零度。
当研究人员在材料上施加电流并测量输出电压时,他们开始看到分数电荷的特征,其中电压等于电流乘以分数和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通过进一步分析,该团队证实了石墨烯结构确实表现出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第一次在石墨烯中看到这种效应。
来源:科技日报
2、Graphenea现可供应 8 英寸石墨烯晶圆
Graphenea 宣布,它现在可提供在 8 英寸(200 毫米)晶圆上生长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将在该公司的标准基板 90nm SiO2/Si 上生长,并且提供向客户自己的基板定制转移服务,这些石墨烯薄膜是在 ISO 7 级洁净室中生产和转移。
这一里程碑进展使得该产品能够集成到大规模半导体生产线中。大面积的晶圆还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与之前最大尺寸(6英寸)相比,成本降低了17%(每单位面积)。
来源:Graphenea
3、曼彻斯特石墨烯创新公司和太空引擎系统公司将合作开发用于太空旅行的石墨烯增强高超音速应用
总部位于英国的曼彻斯特石墨烯创新公司 (GIM)和加拿大航天发动机系统公司 (SES)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将在 SES 的 Hello 系列航空航天和航天飞行器的各个领域进行合作,重点是将石墨烯用于高超音速应用。
GIM 正在致力于先进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商业化,特别是石墨烯太空栖息地以及 V 型储氢罐。 GIM是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GEIC)最大的一级合作伙伴。
来源:Graphene-Info
4、吉林桦甸三润石墨烯润滑油项目实现首月开门红
1月份,桦甸市三润石墨烯润滑油项目先后与国内3家工业企业签下生产订单,订单总额5000万元,实现2024年首月开门红。
据了解,三润石墨烯润滑油项目是吉林省首个石墨烯润滑油项目,可谓桦甸新质生产力代表项目。项目于2020年在桦甸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区开工建设,总投资2.7亿元,占地3万平方米,安置就业200余人。2022年9月份,项目正式投入运营,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万元。
来源:中新网吉林新闻
5、清华大学申请石墨烯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专利,该专利技术能够大规模、快速合成均匀一致的石墨烯材料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清华大学申请一项名为“石墨烯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公开号CN117550590A,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碳前驱体,含碳前驱体至少包括固态物质;通过微波等离子体的核心区域加热含碳前驱体,以使含碳前驱体裂解,冷却裂解的含碳前驱体得到重组结晶的石墨烯,其中微波等离子体的最高温度大于3000K。本申请提出的石墨烯制备方法能够大规模、快速合成均匀一致的石墨烯材料。
来源:金融界
6、三明市政协领导到永安调研推动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
2月22日,三明市政协主席、三明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链总链长宋志强带队赴永安市调研,详细了解掌握我市石墨和石墨烯重点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产业链建设等情况,帮助企业和项目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调研组走访了康碳、翔丰华、沪碳公司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有关的企业、项目,与企业负责人、项目业主交谈交流,帮助梳理产业、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和举措。
宋志强强调
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围绕储能材料“强链”、等静压石墨“补链”、石墨烯“延链”、供应链“稳链”等,培育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特色鲜明的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集群。
要聚力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全面梳理缺失和存在短板的关键环节,精准实施延链补链工程,持续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服务链、金融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使我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链更加完整、韧性、安全。
要不断强化“链式”服务思维,思想解放更大胆、机制创新更超前、工作方式更灵活、项目落地更用力、服务保障更贴心,抓紧完善落实跟进推动机制,做好产业链招商等工作,推动做优链条、做强集群、做大产业。
来源:今日永安网
7、BGI这一成果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市场
近日,由BGI转移课题组、北京大学林立研究员团队联合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展石墨烯水氧阻隔膜研发,通过无损转移技术将石墨烯转移至衬底上,实现了石墨烯与目标聚合物衬底(载体)之间、层与层之间的共形贴合,增强了石墨烯层间耦合,以及增加水、氧分子在石墨烯层间迁移渗透的能垒,大幅度提升阻隔性能。
水氧阻隔膜是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QLED(量子点发光半导体)、电子器件和OPV(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封装的核心材料,主要隔绝水汽和氧对有机发光材料、量子点、有机发光元件的破坏,是制约器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水氧阻隔膜示意图
水氧阻隔膜的生产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行业,研制具有柔性、高透光度、高水氧阻隔性能的薄膜封装材料,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水氧阻隔膜作为理想的薄膜封装材料,通过CVD工艺生长的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理论上可以阻隔小到氦气的所有气体分子,相比传统的无机封装材料,具有优异的柔性,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达到97.7%。本次研发过程将有望通过设计进一步降低水氧渗透率,达到10^–4~10^–6/(m2·d),这一突破可打破高阻隔膜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也是石墨烯薄膜转移技术新领域、新应用的重要开拓,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生物检测仪器、高端科研耗材急需打破进口替代的“卡脖子”的需求环境下,BGI陆续推出TOC分离膜、电镜载网、水氧阻隔膜等精尖产品,满足了市场对石墨烯材料在光电器件、感知传感、智能显示、精密检测等精细化场景中的应用期盼。
未来,BGI将以市场为导向、用户需求为牵引,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石墨烯产业应用高地。
来源:北京石墨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