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计算的革命材料:石墨烯

硅芯片达到物理极限

    如今的芯片利用电子在细小的金属线上移动来传输数据,这种方法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也正是这种方法让我们拥有了速度更快的手机和最强大的AI芯片,但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问题。随着我们在芯片上塞入越来越多的晶体管,由铜制成的导线变得越来越细,导致电阻急剧上升、热量不断累积。不仅仅是晶体管达到了物理极限,它们之间的互连和布线也成为计算领域最大的瓶颈之一。
    物理学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线索,那就是利用光子而不是电子。光不会像铜那样损失能量,它速度更快、温度更低,非常适合在芯片和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数据。而说到在纳米尺度上控制光,石墨烯在这方面非常擅长。
石墨烯擅长控制光子
    石墨烯是目前最迷人的材料之一。它本质上就是一层碳原子以完美的蜂窝状排列。这种结构不仅美观,而且坚固耐用。碳原子紧密结合,使这种材料比钢更坚固,同时又轻巧灵活。由于它是一种晶体结构,电子甚至光子可以非常快速地穿过石墨烯,几乎没有阻力。
    电子穿过石墨烯时的电迁移率高得惊人。石墨烯的迁移率为每秒20万平方厘米,而硅的迁移率为500平方厘米。这意味着切换到石墨烯进行数据互连,数据传输速度比现在快100到1000倍。
常见的光调制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当我们想用光来传输数据或计算数据时,首先需要进行编码,将数字信号编码成光。为此,我们需要使用一种基本设备——光调制器,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第一束光从一端进入,然后被分成两条不同的路径,有点像一条光子路分成两条车道。通常情况下,来自两个分支的光会在末端重新结合,发生相长干涉,这意味着输出光等于输入光。
    如果我们将数字信号施加到其中一条路径上,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该信号会改变该分支中光的相位,从而改变其在输出端的干涉方式,这就是我们调制光的方式,我们实际上是将数字比特编码成光的强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光纤传输数据,甚至可以在光子芯片上进行计算,这个过程是硅光子学的核心。
石墨烯是理想的光调制器材料
    但通过硅实现这些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占用空间方面,而这正是石墨烯的用武之地。硅在红外波段的窄带中工作效果最佳,而石墨烯可以与从可见光到红外光,甚至到太赫兹波段的各种光发生良好的相互作用。更有趣的是,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施加电脉冲来控制石墨烯吸收的光量,这使得它成为下一代光调制器的理想候选材料。
可以实现乘法累加运算
 
    将石墨烯用于光调制器的技术不仅有助于加快数据传输速度,还为更宏大的目标打开了大门,那就是利用光本身进行计算。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将之前的数字脉冲改为施加模拟电压,就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移量会根据该电压平滑变化,因此输出端的光强度与两个值(输入光和施加电压)的乘积成正比。
     换句话说,该设备能执行模拟乘法,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将该设备扩展到大量设备,我们就可以以模拟方式执行矩阵乘法累加运算。这种运算在人工智能领域无处不在,每秒执行数十亿次。 地球上每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每秒都在发生。
可以实现大规模并行计算,并降低能量损失
    每个光调制器编码不同的权重,一束光携带输入值,我们在设备上将输入光与模拟值相乘,然后在输出端光电探测器将光转换为电流,最后以电子方式对结果进行求和。我们可以在数千个并行通道上执行此操作,就能以模拟方式实现了矩阵乘法累加运算。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光可以同时携带多个不同波长的数据流,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进行快速计算,还可以大规模并行计算,同时将能量损失降至最低,并且无需停止数据运行。
Black Semiconductor同时开发石墨烯芯片和晶圆厂
    与任何突破性的新材料一样,石墨烯的制造以及从实验室到量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非石墨烯的生产规模化且价格合理,否则它很难被广泛应用。为了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的芯片,我们需要能够在晶圆上生长或转移高质量的石墨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情况终于开始改变,我们看到世界各地都在建造新的石墨烯晶圆厂。以Black Semiconductor为例,他们不仅在设计基于石墨烯的光子芯片,还在构建实现规模化生产所需的完整基础设施。他们的新晶圆厂FabONE正在德国建设中,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并于2030年实现全面量产。
Destination 2D开发基于石墨烯的互联技术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衍生公司Destination 2D,他们不仅在开发基于石墨烯的互连技术,还在设计工具和技术,并研究将石墨烯从实验室转移到晶圆厂的整个流程。他们并不是唯一一家这样做的公司,还有一家名为NanoXplore的公司开发了一种特殊的干法生长工艺,使他们能够生长出不含杂质的高质量石墨烯,这对于电子设备来说非常关键。
台积电在测试混合石墨烯金属结构
    几乎无缺陷的晶圆级石墨烯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就连巨头也开始关注,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已经在探索如何将石墨烯集成到下一代互联中。
    例如,台积电正在测试一种混合石墨烯金属结构,这是他们无需重新改造整个晶圆厂就能开始取代铜的战略方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完全取代铜,大多数新材料不是通过瞬间颠覆,而是通过更具战略性的推广。
量产仍需克服很多技术挑战
    在实验室中制造石墨烯是一回事,大规模生产并保持其完美无瑕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题在于,当石墨烯大规模生产时,缺陷开始蔓延。微小的晶粒边界和杂质在半导体中就是灾难性的,它们会彻底摧毁性能。
    石墨烯必须与现有的以硅为基础的晶圆厂兼容。切换到石墨烯意味着至少要对晶圆厂进行部分改造,这既昂贵又缓慢,风险也很大。此外,还有一个转移问题,因为石墨烯通常是在铜或碳化硅等材料上生长的,但将其转移到其他材料上会存在一些问题。
还要考虑成本效益
    即使我们设法克服了所有这些技术挑战,我们也必须思考这在经济上是否可行。转换新材料不仅要使其发挥作用,还要考虑成本效益。而今天的石墨烯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为了使石墨烯走出实验室,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可扩展性、制造和成本。但石墨烯的进展已经开始加快。
来源:Achilles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