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仪式暨产业化论坛在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富邦园区圆满举行。该项目由宁波富理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及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三方协同攻关,历经从实验室技术研发到中试平台建设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创新链条,该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年产300吨生产线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在下一代高比能锂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了规模化生产的重大突破。
该生产线项目,是“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的典范。该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材料结构设计、石墨烯复合改性等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结合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的工程化放大能力与宁波富理公司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市场转化经验,成功攻克了多项产业化关键技术。三方携手历经多年的协同攻关,最终实现了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技术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跨越式转变发展。
生产线揭牌&投产仪式
投产仪式上,与会领导、股东代表及合作伙伴共同为生产线揭牌,并参观了技术领先的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及石墨烯基动力电池生产线。
致辞环节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宁波富理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刘兆平表示:“团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进行技术攻关,形成有效技术路线,有效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今天,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不仅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更为下游客户的应用验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主题报告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论坛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专家、股东及金融机构代表。来自江苏固芯、苏州纽姆特、江苏利卡维等企业代表,分别就硅碳负极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关键生产设备的技术突破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分享。
签约仪式
论坛期间,宁波富理公司、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与合作伙伴及金融机构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科技-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
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硅碳负极的体积膨胀解决方案、降本路径及商业化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形成了有效共识。
总结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宁波富理公司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推动我国新型动力电池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以“烯望”启航,用“硅”赋能,一个由新材料驱动的能源未来正加速到来。
来源:富理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