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LuoJW
福建省科技创新20条
目 录
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通知………………………………1
2.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奖补实施细则的通知……………………………………18
3.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29
4.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创新药物研发奖励资金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41
附件下载:福建省科技创新20条.pdf
来源:福建省科技厅
咨询汇总2.17
1、HydroGraph PET 测试结果显示塑料性能得到改善
全球五家经过认证的石墨烯制造商之一HydroGraph Clean Power Inc.今天宣布,其专有石墨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测试结果 – 提高塑料的性能,并可减少塑料瓶中 10% 至 15% 的材料,PET 是一种常用于制造水瓶、汽水瓶、食品包装和服装纤维的塑料。
许多大公司已承诺减少其产品中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以符合消费者的喜好和新兴立法。然而,全球经济在彻底消除塑料方面可能面临挑战,促使企业探索创新方法来提高塑料的使用寿命。进行测试是为了评估 HydroGraph 的 99.8% 纯碳分形石墨烯 FGA-1 是否会增强 PET 的机械性能。拉伸测试显示,石墨烯重量为 0.5% 时,弹性增加了 22%,断裂强度比原始 PET 增加了 114%,屈服强度增加了 13% 至 15%。
来源:石墨烯网
2、禾昌聚合申请无卤阻燃抗静电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达到阻燃抗静电的效果
2024年2月8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苏州禾昌聚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无卤阻燃抗静电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17511068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卤阻燃抗静电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烯,S2:制备碳纳米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S3: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氢氧化铝进行改性,S4:制备阻燃抗静电剂,S5:按重量组分计,将100份聚丙烯酸树脂、8‑12份阻燃抗静电剂、2‑5份增塑剂和0.5‑0.8份抗氧化剂均匀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无卤阻燃抗静电改性塑料。本发明解决了抗静电剂石墨烯和阻燃剂纳米氢氧化铝在基体中分散不均的问题,同时通过碳纳米笼‑氧化石墨烯与纳米氢氧化铝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阻燃性能。从而减少了其在聚丙烯中的添加量,在不影响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条件下,达到阻燃抗静电的效果。
来源:金融界
3、新研发的UV胶带可转移石墨烯等二维材料
九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日本日东电工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一种胶带,可用于将二维材料粘贴到许多不同的表面上,而且操作简便、易于使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2024 年 2 月 9 日的《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杂志上。
九州大学和日东电工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胶带,它能在紫外线照射下改变对二维材料的”粘性”。使用紫外线胶带而不是聚合物转移石墨烯能更好地保持材料的完整性并减少缺陷。
“Ready-to-transfe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using tunable adhesive force tapes” 9 February 2024, Nature Electronics.DOI: 10.1038/s41928-024-01121-3
来源:ScitechDaily
4、石墨烯毒性研究再登Nature Nanotechnology:这种石墨烯在健康人体中基本上是无害的
爱丁堡大学Mark R. Miller、曼彻斯特大学Kostas Kostarelos等人旨在了解GO对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可能性,主要是从意外暴露的角度来看(例如,在现实世界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纳米材料的职业或公众暴露)而且从开发用于预期的人类吸入暴露的安全形式的GO的角度来看(例如用于肺的诊断成像或向肺或经由肺递送药物)。使用随机对照双盲交叉设计,研究人员研究了人类志愿者急性吸入GO纳米片的心肺效应。
研究人员发现,两种横向尺寸为纳米的GO片(s-GO和us-GO),微小厚度(1-2 nm)和高纯度(就金属和内毒素污染物而言)在测试的剂量和持续时间下在健康志愿者中基本上是无害的。这种GO物质既与呼吸或心血管功能的急性变化无关,也与全身炎症无关。虽然对血液凝固性没有重大影响,但在血管损伤的离体模型中,血栓形成性略有增加,这突出表明需要对心血管参数进行全面而微妙的分析,以全面评估吸入的人造纳米材料的作用。这项研究为随后在大量个体中调查GO的人类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些研究可能包括GO氧化程度(和表面氧含量)、纯度和剂量的差异,以及其他健康参数,时间点和潜在易感人群的探索,如哮喘患者和凝血风险较大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避免从这些结果中得出结论,因为GO材料的结构和表面特征及其纯度,加上广泛的临床前调查和知识,可以安全和合乎道德地转化为在此进行的人类暴露。这些研究可能是石墨烯和二维纳米材料全面风险评估的重大进展,以采用安全的设计方法来利用这种独特材料的真正潜力。
Andrews, J.P.M., Joshi, S.S., Tzolos, E. et al. First-in-human controlled inhalation of thin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to study acute cardiorespiratory responses. Nat. Nanotechn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3-01572-3
来源:石墨烯网
5、石墨烯铅检测器或显著改进水质监测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超灵敏传感器,可检测水中极低浓度的铅离子。该设备对铅的检测低至飞摩尔水平,比以往传感技术灵敏100万倍。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纳米快报》上。
有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铅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几的水平就可能导致有害的后果,如阻碍人的生长发育等。
新检测设备由安装在硅片上的单层石墨烯组成。石墨烯具有卓越的导电性和表面积体积比,为传感应用提供了理想平台。研究人员通过在石墨烯表面附着一个连接体分子来增强石墨烯的传感能力。该连接体充当离子受体的锚,最终与铅离子结合。
研究人员使用适体(一种短的单链DNA或RNA)作为离子受体。这些受体分子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研究人员通过调整受体的DNA或RNA序列,进一步增强了受体与铅离子的亲和力,确保传感器仅在与铅离子结合时才会被触发。
研究人员分析了该系统的热力学参数,如结合能、电容变化和分子构象,发现它们在优化传感器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优化这些热力学参数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能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铅离子的传感器,实现了飞摩尔水平上的检测极限。
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研究人员希望将来能将其用于实际检测,最终目标是“在水中哪怕只有一个铅离子存在,也能检测出来”。
来源:科技日报
永清院恭祝大家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日迈月征,朝暮轮转。愿新年胜旧年,欢愉且胜意,万事尽可期。
超级蒙烯材料:让春节回家不受冰雪困扰
近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的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部分高速公路封路、铁路部分列车停运,以及超过80个航班取消……适逢春运,让不少旅客的返乡路途受阻。
相较于路面,强冰雪天气在人员难以触及的位置会带来更为严重,乃至关乎生命的安全隐患。例如,风机叶片积冰时冰载不一,叶片气动外形改变,造成发电功率降低,甚至机组无法正常启动。飞机机翼结冰,造成升力严重下降、失速速度变大,对飞行中的飞机是致命威胁。2009年法航447号航班坠毁,就是由于皮托管结冰使飞机未能侦测空速,导致空速表失常,自动驾驶仪关闭后飞行员操作失误,最终酿成空难。
风机叶片结冰或导致机组无法正常启动
搜救人员打捞法航447号失事客机残骸
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
在长时间难以人工作业的结冰环境中,更需要一种能够高效、安全、覆盖广的主动防除冰材料。BGI自主研发的蒙烯玻璃纤维,便充当了“除冰卫士”角色。
蒙烯玻璃纤维是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充分结合石墨烯和玻纤材料的性能优势,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30-50dB)、大范围可调方阻(1-5000欧方)、高达90%的电热转换效率(升温速率超过100℃/秒),并与其它复合材料实现多种兼容性工艺,在保障功能的情况下集轻质、柔性、长效稳定等优异性能于一体。蒙烯玻璃纤维以其独特的力学、热学及电学性能,助力飞行器、风电叶片、铁路交通等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和安全。
BGI研制的石墨烯玻璃纤维布
在商用飞机上,传统的机翼前缘防冰方式是利用管道从发动机内部引入热空气,在结冰机翼表面内侧的流动加热达到防冰目的,这样不仅会使设计变得复杂,还会降低发动机的有效推力。虽然金属喷涂技术融入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多层复合材料手段,利用电热防冰替代了气热防冰,但此方法长期被国外垄断。蒙烯玻璃纤维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且加热形式(面加热)、热膨胀系数及面密度相较于金属喷涂方案更佳,可实现更快、更便捷的加热。
飞机机翼结冰
纳米厚度(<5nm)的石墨烯材料生长在玻璃纤维织物上,赋予玻璃纤维织物表面高导电性,面电阻从1017欧方提高到可调的100~4欧方,且面电阻均匀性离散系数不大于8%,同时保障了原始玻璃纤维织物的轻质性(重量增加<0.1wt.%),无需改变原先的玻璃纤维织物与航空树脂基的复合制备工艺。
依托蒙烯玻纤优异的性能和兼容性,BGI还将挖掘在更多未来场景领域的应用。例如,在汽车领域利用蒙烯玻纤快速升温,并均匀地将热量传导到汽车的各个零部件,解决冰雪天气车辆电子器件因极寒环境导致的工作不良甚至失效问题。再例如,蒙烯玻纤能让毫米波雷达罩(包括激光雷达)、内嵌式门把手,摄像头镜头等关乎安全的辅助驾驶功能可以继续正常运转,在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同时,让大家准时回家团圆。
依托在石墨烯领域强大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实力,BGI将持续探索蒙烯玻纤在特种加热场景中的垂直化、多元化应用,让蒙烯玻纤在产业新动能、新前景里“破冰前行”,落地生根。
来源: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资讯汇总2.9
1、新型水性石墨烯纳米涂层原材料公开招标
本招标项目新型水性石墨烯纳米涂层原材料,项目资金为自筹资金,招标人为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标采购中心。项目业主:河南天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标采购物资如下:
投标人须提供近三年(自2021年年1月1日以来)纳米石墨烯、耐高温强酸树脂及纳米银粉供货业绩合同各1份(单份合同金额3万元或以上)
来源: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金春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非织造布生产的混料方法”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金春股份(30087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非织造布生产的混料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0938948.6,授权日为2024年1月30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非织造布生产的混料方法,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将石墨烯颗粒球磨制备出石墨烯粉末;将石墨烯粉末加入搅拌装置中,将改性剂液体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到石墨烯粉末上,然后搅拌15min;暂停搅拌装置继续喷洒改性剂液体,改变罐体的倾斜角度,重新启动搅拌装置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搅拌;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改性剂液体喷洒完毕,出料,得到改性石墨烯粉末;将改性石墨烯粉末和其他弹性体制备出改性纤维,然后和PP纤维开松混合,完成非织造布生产的混料;石墨烯粉末经过改性剂液体改性,避免石墨烯在混合过程中产生团聚,有利于将各纤维混合均匀,从而增加生产出的非织造布各处强度的均一性,保证非织造布的质量。
来源:证券之星
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举行“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仪式
2024年2月1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纳米中心”)“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研发楼举行。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是目前中国民间最大的科学基金会,运营包括“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两大科技人才项目,旨在发现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鼓励自由探索,支持他们长期稳定地开展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突破。
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
来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石墨烯铅检测器或显著改进水质监测
检测水中铅离子的实验装置。图片来源: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超灵敏传感器,可检测水中极低浓度的铅离子。该设备对铅的检测低至飞摩尔水平,比以往传感技术灵敏100万倍。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纳米快报》上。
有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铅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几的水平就可能导致有害的后果,如阻碍人的生长发育等。
新检测设备由安装在硅片上的单层石墨烯组成的。石墨烯具有卓越的导电性和表面积体积比,为传感应用提供了理想平台。研究人员通过在石墨烯表面附着一个连接体分子来增强石墨烯的传感能力。该连接体充当离子受体的锚,并最终充当铅离子的锚。
研究人员使用适体(一种短的单链DNA或RNA)作为离子受体。这些受体分子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研究人员通过调整受体的DNA或RNA序列,进一步增强了受体与铅离子的亲和力,确保传感器仅在与铅离子结合时才会被触发。
研究人员分析了该系统的热力学参数,如结合能、电容变化和分子构象,发现它们在优化传感器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优化这些热力学参数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能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铅离子的传感器,实现了飞摩尔水平上的检测极限。
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研究人员希望将来能将其用于实际检测,最终目标是“在水中哪怕只有一个铅离子存在,也能检测出来”。(记者张佳欣)
来源:金台资讯
5、我国科学家利用单分子激发态实现实时通信
相比于传统的电子芯片,光电芯片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带宽。其中光信号可以光速传输,在高速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以单个分子作为光电功能中心的纳米器件,有望满足人们对器件微小化的需求,是未来分子光电子器件的基石。日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与合作者将分子桥绝缘保护后以共价键锚定于石墨烯电极之间,实现了磷光/荧光的高量子产率辐射,并成功应用于逻辑运算与实时通信。相关工作以《通过单分子光电芯片中的可调激发态实现逻辑运算和实时通信》为题在线发表于《化学》杂志。
郭雪峰介绍,迄今为止,单个分子在器件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包括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关比、发光二极管的量子产率以及逻辑器件的操作频率。其中,分子与外界的耦合是一个关键参数,强耦合可能会导致分子与外界的杂化,而弱耦合会削弱外部刺激的调制作用,亟待分子工程、界面工程和电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我们团队在前期系列研究基础上,研制出另一种多功能单分子光电器件,由环糊精封装铂中心分子桥、纳米间隙的石墨烯电极和硅基底组成。两侧的两个环糊精削弱了分子与环境的耦合,从而避免了相应非辐射过程。石墨烯电极能够与分子形成牢固的共价界面,进一步实现多分子集成。”郭雪峰说。
文章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博士后杨晨表示,荧光和磷光的进一步调节以及选择性发射,可以实现全面的二进制和三进制逻辑运算以及实时通信。多功能、高效的单分子光电器件将分子电子学与实际半导体应用联系起来,展示了单分子光电子器件的颠覆性优势,为打破技术壁垒、发展新原理器件提供技术支撑,是单分子器件从实验室迈向工业生产的重要一步。
来源:光明日报
6、中国宝安:贝特瑞的石墨烯导热膜有在华为的智能手表项目上应用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02月07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国宝安(000009)提问, 公司的石墨烯是否供应华为?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贝特瑞的石墨烯导热膜有在上述公司的智能手表项目上应用。
来源:同花顺
转发: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点击阅读原文: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推荐时间如下:
序号 | 计划名称 | 项目 | 涉及部门 | 申报单位申报项目截止时间 | 推荐单位
推荐项目 截止时间 |
纸质材料受理处室及截止时间 |
1 | 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计划 | 区域发展项目 | 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高新、农村、社发处
2024年4月15日 |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 | 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技术创新项目2024年3月13日;
大赛获奖项目2024年3月13日 |
技术创新项目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大赛获奖项目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创新项目2024年4月15日; 大赛获奖项目2024年4月15日 |
|
3 | 星火项目 | 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星火办
2024年4月15日 |
|
4 | 省级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星火办
2024年4月15日 |
|
5 | 对外合作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合作处
2024年4月15日 |
|
6 | 引导性项目 | 省直单位,(福州和厦门项目资助经费由设区市筹集)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高新、农村、社发处
2024年4月15日 |
|
7 | 支持设区市农科院所建设专项项目 | 各设区市农科院所(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农村处
2024年4月15日 |
|
8 | 创新药物研发奖补助项目 | 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社发处
2024年4月15日 |
|
9 | 基础研究与高校产学合作计划 |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厦门项目资助经费由厦门市筹集)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基础处
2024年4月15日 |
10 | 高校产学合作项目 | 有关高校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高新、农村、社发处
2024年4月15日 |
|
11 | 创新战略研究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规划政策处
2024年4月15日 |
|
12 |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 引进重大研发机构资助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合作处
2024年4月15日 |
13 |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增孵化用房补助及科技创新平台认定资助项目 | 新增孵化用房补助:经过省级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科技创新平台认定资助:2023年度新认定的国家级和2022年度、2023年度新认定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创新办、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24年4月15日 |
|
14 | 星创天地建设后补助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星火办
2024年4月15日 |
|
15 |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非财政资金购买科研仪器设备软件后补助项目 | 经评估命名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规划政策处
2024年4月15日 |
|
16 | 技术转移计划 | 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不含厦门)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成果处
2024年4月15日 |
17 | 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 | 省直单位、各设区市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成果处
2024年4月15日 |
|
18 | 公益类计划 | 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 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 | 2024年3月13日 | 2024年4月12日(系统关闭) | 规划政策处
2024年4月15日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2月1日起实行,“石墨烯材料”为鼓励类
自2024年2月1日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目录(2024年本)》共有条目1005条,其中鼓励类352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2条。其中“石墨烯材料、氢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核级石墨生产及应用开发”为鼓励类,列在第一类 鼓励类 |十二、建材| 第7条。
原文下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