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气凝胶:科技前沿的神奇材料,开启未来应用新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气凝胶,这一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超低密度的宏观固体材料,如今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新星。它的大部分是通过凝胶-溶胶法制备湿凝胶,当湿凝胶中的溶剂被逐渐去除,便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气凝胶。碳气凝胶,更是这一领域的翘楚。

碳气凝胶分类
根据碳气凝胶的原料来源,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类:石墨基碳气凝胶、有机碳气凝胶和杂化碳气凝胶。

  • 石墨基碳气凝胶,如石墨烯气凝胶和碳纳米管气凝胶,是利用适当的组装工艺,将石墨碳材料直接组装成三维的气凝胶结构。这类碳气凝胶材料因其高度的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和传感器中。
  • 有机碳气凝胶,其前驱体材料为有机物,经过高温碳化后,有机物转化为碳材料,再通过组装工艺形成三维多孔结构。这类碳气凝胶主要可分为生物质碳气凝胶和聚合物基碳气凝胶两大类。它们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独特的结构特性,因此在环保、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杂化碳气凝胶,是近年来碳气凝胶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引入有机基团或者高分子聚合物,可以调节控制各组分之间的比例,从而优化单一组分碳气凝胶材料存在的脆性大、易潮解、柔韧性差等问题。杂化碳气凝胶在保持优异性能的同时,实现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功能互补,为碳气凝胶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碳气凝胶制备方法
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冰模板法是目前制备碳气凝胶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工艺,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该方法制备的碳气凝胶孔径一般分布较窄,孔结构较为有序。溶胶凝胶法一般包括五个步骤:溶胶配制、凝胶老化、溶剂交换、干燥和碳化。其中,干燥工艺如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和常压干燥等,对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 水热法通常在高温高压反应釜内进行,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并加入交联剂使含碳前驱体与溶剂液体发生化学反应,通过自组装工艺生成三维多孔碳气凝胶材料。该方法是目前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材料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在气态条件下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在衬底或催化剂表面生成固态沉积物的方法。此法也是制备碳气凝胶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 冰模板法也被称为“冷冻浇铸法”,利用冰冻过程中形成的冰晶作为模板制备多孔材料。
    这些方法为碳气凝胶的制备提供了多种选择,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制备。

碳气凝胶应用

  • 吸油材料 :相较传统吸附剂,碳气凝胶材料具有质轻、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高、解吸简单以及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其在污水处理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 超级电容器:碳气凝胶材料保持了碳材料高的导电性,因此其被广泛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此外,其丰富的孔隙率、高的表面积和三维交联的多孔结构能够有效缩短电子/离子传输路径,进而表现出高的电化学性能。
  • 隔热绝热材料:碳气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在惰性气氛下 2800 ℃时仍能保持三维多孔结构。而且,碳气凝胶材料丰富的孔结构赋予其超低的导热系数。因此,碳气凝胶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高性能隔热绝热材料。
  • 催化剂载体或催化剂:碳气凝胶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电化学性能稳定以及导电性优良等特点,常被用作燃料电池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材料。
  • 吸波材料:高性能的吸波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从而使电磁波能够最大程度进入材料内部实现 衰减。碳气凝胶的高孔隙率使得其内部绝大部分为空气,具有较高的阻抗匹配特性。此外,其独特的多孔结构能够使电磁波进行多重反射,有效延长电磁波的传输路径,从而更充分的耗散电磁波。
  • 光热转化:碳气凝胶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宽的光吸收范围、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在光热转化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 柔性传感器:碳气凝胶作为传感材料,其高比表面积和相互连通的孔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被功能化的活性位点,加快电子转移,并为目标分析物的吸附和运输提供适宜的通道,从而提供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传感特性。此外,具有优异柔韧性和压缩稳定性的碳气凝胶材料,被广泛用作柔性传感器件以及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功能材料。

总结
总的来说,碳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材料,其制备和应用领域都在不断拓展和创新。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碳气凝胶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graphene.tv/20231219108718/

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含多种石墨和石墨烯新材料

12月22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工信部原函〔2021〕384号)同时废止。其中前沿材料领域支持石墨烯散热材料、涂布法制备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石墨烯改性发泡材料、石墨烯改性润滑材料、石墨烯防爆电伴热膜材料等。 

此外,碳纳米管、高导热人工石墨膜、高性能石墨密封材料等也在目录之列。

 

链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告 

三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项目的通知

石墨园各有关单位:

转发《三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项目的通知》,我院共可申报3个项目,园区各有关单位有意于我院联合申报该项目,请与技术开发中心罗主任联系(电话18350862598)协商申报事宜。

 

原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我市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平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根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部署,决定开展2023年度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方向

  支持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永清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明市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三明分院,围绕解决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氟新材料、石墨烯、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难题,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服务系统开发应用。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由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单位牵头申报,高校院所、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已获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的项目不能重复申报。

  (二)每个平台申报项目数不超过3项。

  (三)每个项目申请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若项目实际资助经费未达到申请额度,差额部分由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自筹解决。

  (四)项目负责人应为平台负责人或科技人员,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束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五)申报项目应在附件中提交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及分工、知识产权权属、经费筹措及资助经费分配等。

  (六)各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三明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要求,编制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包含项目各合作单位经费预算)。

  (七)申报项目研发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

  三、其他事项

  (一)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23年11月23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项目申报通知、申请书(格式)可登录三明市科学技术局网站(网址:http://kjj.sm.gov.cn/)“通知公告”栏下载。

  (三)各申报单位应在申报截止时间前,将项目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一式六份报送或邮寄至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科技局窗口,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四)对因未按本通知要求申报,形式审查不通过的项目,将不再受理该项目补充材料或其他项目补充申报。

  (五)联系方式:

  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科技局窗口

  联系人:黄志飞,电话:0598-7500106

  电子邮箱:smkjjzwzx@163.com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江滨北路11号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2楼社会事务综合窗口(市科技局)

  附件:2023年度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项目申请书(格式)

三明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