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6月26日工信部在官网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符合要求的企业登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https://zjtx.miit.gov.cn/)“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以下简称评价系统)进行申报,评价系统将于6月30日—9月30日开放。通知全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工企业函〔2025〕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决策部署,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指引》(国科火字〔2022〕67号)有关要求,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4〕244号),现就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通知如下:

一、企业参评要求

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按照自愿原则,登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https://zjtx.miit.gov.cn/)“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以下简称评价系统)注册并填报企业相关信息,上传加盖企业公章的相关佐证材料,并保证所填内容和提交资料准确、真实、合法、有效,不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申报。如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本年度评价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参与评价。

二、评价工作相关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

(一)对参评企业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各省级主管部门应组织评价机构对所有企业填报资料和佐证材料进行审核。信息完整且符合条件的,由省级主管部门在评价系统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并在评价系统公告。

(二)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本年度参评企业如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各省级主管部门应在公示前组织评价机构开展实地核查,并做好核查材料留存:

1.职工总数为5人及以下的企业。

2.科技人员占比90%及以上,且职工总数50人及以上的企业。

3.过去三年曾有严重违法失信、撤销入库编号等情况的企业。

4.首次参评的企业。

(三)组织开展入库企业集中抽查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组织评价机构开展年底集中随机抽查,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对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申请材料核验,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撤销编号。

(四)强化评价工作督办机制。各省级主管部门应主动向社会公开监督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核实处理拟入库企业公示异议、投诉和举报信息。针对评价工作中风险异议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区,我部将组织有关机构开展实地监督指导,改进提高评价工作质量。

(五)做好年度评价工作总结。各省级主管部门应及时总结本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包括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实地核查工作情况、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情况、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及落实情况、主要经验和做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

三、时间安排

2025年度,评价系统将于6月30日—9月30日开放,期间企业可填报信息。各省级主管部门应于10月31日前完成所有批次拟入库企业公示,12月15日前完成入库企业集中随机抽查和相关处理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并提交年度评价工作总结。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2025年6月24日

来源:工信部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到我院开展实训

2025年6月9日至6月18日,福建水院储能材料技术专业学生38人到我院开展校外教学实训活动。

安全培训

实验室参观及安全教育

储能材料及电池检测分析技术实训

在我院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完成扫描电镜及锂电池材料制样,正极、负极微观形貌观察,储能材料理化性能测试、纽扣电池组装工艺、电池电性能测试等测试分析项目实训。

储能电池生产工艺实训

学生进入软包电池生产中试线,现场体验软包电池制备的全过程。

参观企业

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园区企业的相关情况,参观厂区。让学生快速明确就业方向。

 

 

618检测优惠活动

对象: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检测中心新老客户

活动时间:2025.06.18~2025.07.18

优惠项目及价格:

业务咨询:

 

京沪创新链“嫁接”三明产业链——福建老工业基地打造新型科创平台服务体系

三明永安市石墨与石墨烯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11个石墨烯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林文斌 摄)

  依托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海西联合药业有限公司携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推进氟烷类麻醉剂等新兴产业发展;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京明合作科特派服务机制,推动石墨烯前沿技术和产业深入对接……福建省三明市日前组织召开的2025年六大科技创新平台工作推进会,亮出创新“成绩单”。

  三明市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扎实的工业基础。近年来,三明市发挥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建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以下简称“永清石墨烯研究院”)、三明市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六大科创平台“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共建京沪协同创新与技术开发平台,探索“京沪研发+三明制造”,闯出融合发展新路,推动石墨烯、氟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其中,三明高端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明永安市石墨与石墨烯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11个石墨烯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离岸孵化——突破发展瓶颈

  围绕产业链延伸,加快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三个工程中心建设,新建含氟薄膜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能源材料三个研发团队和分析测试中心,专用实验室面积达2500平方米……在三明市六大科创平台最新考核中,亮眼的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优秀。

  近年来,针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匮乏、中试条件薄弱、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三明市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布局建设六大科创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福建省氟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氟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研究、中试放大和成果转化条件。

  三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安介绍,三明市抓住京明科技合作、沪明对口合作机遇,利用京沪的人才和产业集群优势,发挥三明市萤石矿、微晶石墨矿资源丰富以及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创新“京沪研发+三明制造”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这一模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离岸孵化、科技人才异地办公,推动了技术成果及项目在三明市落地转化。

  氟石,被誉为“第二稀土”,氟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瞄准含氟药物这个前景广阔的大市场,依托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明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氟代制药产业技术需求为切入点,聚焦含氟新药的发现、含氟药物绿色合成工艺的创新、含氟电子特气等重点领域。

  “我们将借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含氟药物创制、氟代制药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共建氟代制药研发团队。”研究中心负责人肖旺钏说,中心将专注于研发绿色、环保、高效的氟代制药技术,推动全市氟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三明打造福建省含氟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产业基地。

  协同攻关——助推企业转型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正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变革。永安梦康石墨烯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康公司”),抓住京闽科技合作引进北京科特派服务的机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早在2019年,依托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市科委、福建省科技厅、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三明市政府四方签约共建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高位“嫁接”北京优势科创资源。同时,三明市以开展京闽科技合作为契机,创新京明合作科特派服务机制,针对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每年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中选任10至20名相关领域专家作为三明市科技特派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和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的专家入驻梦康公司,并针对该公司的技术需求,开展石墨烯抗菌聚氨酯复合材料等研发工作。

  目前,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已完成检测认证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是三明市首家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的研究院。该研究院为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区内80%以上的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此外,还探索“科创平台+研发代工+产业园+大赛”模式,连续举办六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国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参加,推动一批参赛项目成功落户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进行成果转化。

  三明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翠蓉介绍,围绕石墨烯领域重大技术需求,三明实行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等举措。其中,永清石墨烯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石墨烯领域专家团队,针对新型碳材料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该研究院还联合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微晶石墨负极材料产业化研发并取得较大突破,小试样品在国内20余家主流电池厂家第一阶段测试结果良好。

  四链融合——增强平台实力

  试行“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建立与绩效相挂钩的奖补制度……近年来,三明市通过加强对六大科创平台目标管理、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建立富有活力的研发创新体系,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向平台集聚,不断增强平台科研实力和服务能力。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围绕工业母机“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产品进行研发,成功攻克高端装备关键技术20余项,转化形成高端装备15台(套),获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3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该院多项成果加快转化,推动三明市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

  三明市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高比能电池评价项目,联合成立科技成果运营公司,平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增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22项,选育农作物新品种69个,其中获审定、认定新品种数量15个,实现三明市首笔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单笔突破300万元交易。

  目前,三明市六大科创平台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余元,拥有实验室及中试基地面积4.5万平方米,研发设备总投入1.2亿元;聚集专兼职研发人员380余人,组建研发团队25个,在研项目153个;累计实现成果转化63项,带动新增产值近11亿元。

  李荣安表示,三明市将引导六大平台围绕四链融合,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重点产业发展为宗旨,积极融入京明、沪明科技合作及新时代山海协作,进一步加快创新人才引育,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应用落地,为服务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谢开飞 通讯员 庄佳丽)

来源:三明日报

第七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暨金桥.永安新型碳材料产业项目成果对接会参赛项目征集公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福建省永安市新型碳材料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化上海浦东新区与福建永安对口合作,推动新型碳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经研究,决定在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举办“第七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暨金桥.永安新型碳材料产业项目成果对接会”。本次大会由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永安市人民政府、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金桥管理局、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埔岭汽车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永安市永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永安市人民政府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金桥管理局

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明埔岭汽车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永安市永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

二、时间地点

(一)初赛

时间:2025年7月2日—7月3日(7月2日报到)

地点:福建省永安市

(二)决赛

时间:2025年7月29日—7月30日(7月29日报到)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红枫万豪酒店

(备注:以上举办时间、地点如有调整,另行通知,请持续关注)

1.jpg

三、第七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有关事项

(一)参赛条件

1.具有创新成果,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新型碳材料相关科技成果、技术专利和产品,参赛项目或技术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良好及市场发展前景的新型碳材料研发及应用企业,主要从事新型碳材料相关产品研发、制备、应用等;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对成熟的创业项目与计划,有较好市场前景;

4.核心创新创业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参赛要求

1.报名

本次大赛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报名需提供以下文件《参赛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计划书》、《项目路演承诺书》、《初赛参赛回执》于6月20日前发至指定邮箱:bgi_graphene2020@163.com,相关文件可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和福建省六一八公司官网专栏下载。

2.项目筛选

①报名截止后,由大赛组委会依据参加大赛条件对报名项目进行形式审查,筛选合格项目。

②大赛评委会专家,根据《项目计划书》内容组织筛选合格的项目7月3日在永安进行初赛评选,从中优选出前6名项目参加7月30日上海浦东新区最终决赛,入围名单将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和福建省六一八公司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公示。

3.比赛资料

①演讲PPT电子版(16:9),比赛报到日前发组委会邮箱。

②道具:所有参赛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携带项目产品或与项目相关的道具及部件,以便比赛现场展示说明创业项目。如有特殊设计的道具,参赛者请提前与大赛组委会沟通。

4.现场路演

①现场路演的企业选派1名代表参加现场答辩,该代表应为企业核心人员(如创始人、CEO等),并具有较好的陈述表达能力。

②每个项目路演时间为10分钟,专家点评时间5分钟,所有路演结束公布比赛结果,并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和福建省六一八公司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公示。

5.参赛规则

①参加大赛单位在比赛前一天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答辩。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到达比赛现场进行签到与答辩的,视为自动放弃比赛。

②比赛评委由专家评委和行业评委组成,其中决赛设专家评委6名,行业评委30名。评委可对参加大赛项目进行点评及提问。

③比赛时间设置:

微信截图_20250509145429.png

(三)奖项设置

(1)奖金及证书: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若干个,组委会为获奖团队颁发奖金和证书。

(2)项目落地支持:大赛获奖项目如选择在金桥·永安新型碳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或上海浦东新区金桥(永安)产业园落户,将额外获主办方落地项目资金支持。

WPS拼图1.png

(四)项目展示

参赛项目以展板的形式在大赛会场指定位置摆放展示。项目简介的展示由参加大赛者提供文字和图片,组委会统一制作展板。

(五)联系方式

黄超(BGI对接人17200366457)

黄玉棋(福建对接人18250573168)

报名邮箱:bgi_graphene2020@163.com

第七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暨项目成果对接会组委会

2025年5月

“京沪研发+三明制造”闯出融合发展新路

依托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海西联合药业有限公司携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推进氟烷类麻醉剂等新兴产业发展;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京明合作科特派服务机制,推动石墨烯前沿技术和产业深入对接……

5月21日,记者从福建省三明市日前组织召开的2025年六大科技创新平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该市发挥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建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等六大科创平台“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共建京沪协同创新与技术开发平台,探索“京沪研发+三明制造”,闯出融合发展新路,推动石墨烯、氟等新材料产业风生水起。其中,三明高端石墨和石墨烯被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11个石墨烯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突破瓶颈,创新驱动延链补链强链

围绕产业链延伸,加快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三个工程中心建设,新建含氟薄膜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能源材料三个研发团队和分析测试中心,专用实验室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在三明市六大科技创新平台最新考核中,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优秀。

三明地处福建山区、闽江源头,素有“中国绿都”之誉。近年来,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匮乏,中试条件薄弱、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三明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布局建设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六大公共服务科创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福建省氟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氟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研究、中试放大和成果转化实(试)验条件。

“我们抓住京明科技合作、沪明对口合作机遇,利用京沪丰富的人才和产业集群优势,发挥萤石矿、微晶石墨矿资源丰富,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创新‘京沪研发+三明制造’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三明市科技局局长李荣安说,这一模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离岸孵化、科技人才异地办公,推动了技术成果及项目在三明市落地转化。

氟石,被誉为“第二稀土”,氟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瞄准含氟药物这个前景广阔的大市场,依托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明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氟代制药产业技术需求为切入点,聚焦含氟新药的发现、含氟药物绿色合成工艺的创新、含氟电子特气等重点领域。

“我们将借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含氟药物创制、氟代制药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共建氟代制药研发团队。”研究中心负责人肖旺钏博士说,中心将专注于研发绿色、环保、高效的氟代制药技术,推动全市氟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三明打造成为全省含氟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产业基地。

高位嫁接,“黑科技”助力提档升级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正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位于三明永安的梦康石墨烯家居科技公司,抓住京闽科技合作引进北京科特派服务带来的机遇,应用石墨烯这一“黑科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原来早在2019年12月,北京市科委、福建省科技厅、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三明市政府,四方签约并依托福建永安市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高位嫁接”北京优势科创资源。同时,三明市以开展京闽科技合作为契机,创新京明合作科特派服务机制,针对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每年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中选任10至20名相关领域专家、教授作为三明市科技特派员。其中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王旭东研究员和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周静由此入驻梦康公司进行服务。针对梦康公司的技术需求,双方共同开展了石墨烯抗菌聚氨酯复合材料等研发工作。

目前,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已完成检测认证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市首家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为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区内80%以上的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该院探索“科创平台+研发代工+产业园+大赛”模式,连续举办四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国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参加,推动一批参赛项目成功落户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进行成果转化。

三明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翠蓉介绍,围绕石墨烯领域重大技术需求,三明实行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等。依托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石墨烯领域专家团队,永清石墨烯研究院针对新型碳材料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其中该院联合贝特瑞集团开展微晶石墨负极材料产业化研发取得较大突破,小试样品在国内20余家主流电池厂家第一阶段测试结果良好。

填补空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试行“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建立与绩效相挂钩的奖补制度……“近年来,三明市通过加强对六大科技创新平台目标管理,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建立富有活力的研发创新体系,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向平台集聚,不断增强平台科研实力和服务能力。”李荣安说。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围绕工业母机关键技术和国产替代产品进行研发,成功攻克高端装备关键技术20余项,转化形成高端装备15台(套),获首台重大技术装备认定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多项成果加快转化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三明市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

三明市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厦钨新材料等公司合作开展高比能电池评价项目,联合成立科技成果运营公司,平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明市农科院新增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22项,选育农作物新品种69个,其中获审定、认定新品种数量15个,实现全市首笔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单笔突破300万元交易。

目前,三明市六大平台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余元,拥有实验室及中试基地面积4.5万平方米,研发设备总投入1.2亿元;聚集专兼职研发人员380余人,组建研发团队25个,在研项目153个;累计实现成果转化63项,带动新增产值近11亿元。

李荣安表示,三明将引导六大平台围绕“四链”融合,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重点产业发展为宗旨,积极融入京明、沪明科技合作及新时代山海协作,进一步加快创新人才引育,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应用落地,为服务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科技日报

福建湄职院学生到我院开展教学实训

2025年5月19日上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储能材料专业学生到我院开展为期一周的校外教学实训活动。

 

学生参观实验室

永清院组织安全教育

此次实训涉及储能材料生产和测试表征、储能电池生产和电性能测试等多个实训项目,如扫描电镜及锂电池材料制样,观察正极、负极微观形貌;储能电池材料理化性能测试;纽扣电池生产工艺,钴酸锂正极材料制备、软包电池制备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技人才,提升职业能力,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