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碳足迹标准及两用物项产品细分问题座谈会在平度召开

近日,为了推动石墨及石墨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碳足迹标准体系,并进一步细化石墨出口管制物项产品品类,以促进石墨及石墨制品的出口贸易,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在山东平度成功举办了石墨碳足迹标准及两用物项产品细分问题座谈会,来自石墨采选及制品企业近3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参与讨论。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文利主持会议。王会长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并强调了建立石墨碳足迹标准及细化出口管制物项产品品类的重要性。

与会代表们重点研讨了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和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石墨及石墨制品》征求意见稿。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项泽强详细介绍了该标准的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并指出,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企业准确量化石墨及石墨制品的碳足迹,为行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会代表们纷纷对标准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该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石墨及石墨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建议在后续编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确保其更加科学、合理和实用。

此外,与会代表们还就石墨出口管制物项产品品类细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同时,交流了石墨出口管制实施以来,对我国石墨产业发展的影响、企业出口贸易新订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国内企业海外建厂布局产业链的情况等,探讨了许可证清关率不高的原因,并对当前出口管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张杨参会。

参编申请

为使制定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石墨及石墨制品》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代表性,保证标准按时完成,现在行业内公开征集参编单位。如有意向参与标准编制工作,请填写《参加<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石墨及石墨制品>标准编制工作申请书》,签字盖章后发送至邮箱zgfkxh@126.com,联系人:张杨,010-57811326。

近期石墨烯相关专利12.27

1.深圳市贝特瑞申请具有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专利,提升氧化还原法石墨烯膜的导热性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具有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3650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CVD法在铜镍合金衬底上制备石墨烯膜;其中,所述石墨烯膜包括单层石墨烯结构及分散于单层石墨烯结构表面的宝塔状多层石墨烯核结构;将氧化石墨烯浆料施加于石墨烯膜表面,从而形成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以及,对所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复合膜进行碳化、石墨化、压延处理,制得具有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本发明不仅解决了传统CVD法石墨烯膜厚度薄、无法大规模商用的问题,还提升了氧化还原法石墨烯膜的导热性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石墨烯材料的本征特性,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2.北京金鹏振兴铜业申请利用紫铜废料制备石墨烯复合铜板带专利,实现紫铜废料回收再利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金鹏振兴铜业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利用紫铜废料制备石墨烯复合铜板带的方法及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4082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紫铜废料通过粉末冶金结合中温连续挤压工艺制备石墨烯复合铜板带的方法,根据石墨烯复合铜板带的应用场景,选择含不同组分的紫铜废料;将紫铜废料粉碎成紫铜块状碎料;向紫铜块状碎料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1‑8%的石墨烯,经研磨形成第一尺寸混合粉;将第一尺寸混合粉经半融化搅拌加工,形成石墨烯‑紫铜混合基材,进行连续挤压处理;将石墨烯复合铜板带坯料参照常规紫铜冷轧工艺进行处理,得到石墨烯复合铜板带。本发明通过粉末冶金工艺结合中温连续挤压工艺,实现紫铜废料的非冶炼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及生产高性能石墨烯复合铜板带的母体。本发明还对应公开了石墨烯复合铜板带的应用。

3.南通强生光电取得一种石墨烯电池的电解质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电池的电解质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8925567 B,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本发明涉及电解质制备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池的电解质制备装置,包括:电解质制备承重支架;所述电解质制备承重支架上安装有石墨烯电解质混合结构。本发明,通过混合箱和供给内管的反向转动,以及混合架和搅拌架的设计,实现了电解质液体在混合过程中的多维度搅拌,提高了混合质量,混合箱的设计允许电解质液体在表面和底部同时进行搅拌,提高了混合效率,混合箱和供给内管的同步转动,以及搅拌架和搅拌架的设计,实现了电解质液体的动态搅拌,伺服电机的延时启闭控制,确保了环形气囊的浮力上升和定位,使得搅拌过程更加精确,混合箱、供给内管、混合架和搅拌架的结构设计,使得搅拌过程更加高效。

4.福建五持恒取得生态材料结合石墨烯橡胶发泡的环保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建五持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生态材料结合石墨烯橡胶发泡的环保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5742526 B,申请日期为2022年10月。

一种生态材料结合石墨烯橡胶发泡的环保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专用热压嵌合混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左部内倾斜设有出料板,机架上端右部设有混料箱,混料箱包括箱体、装配槽,装配槽设于箱体右部,箱体内设有输送定位座,输送定位座左侧设有出料口,输送定位座上端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右部透出箱体右侧,箱体右侧设有与第一输送带相对应的进料口,装配槽内设有热压缸,采用预先将石墨烯橡胶发泡成片状结构,在与片状的生态材料进行热压嵌合,形成的片状环保复合材料最后再由制粒设备进行制粒工作,该方法最大化的保护了石墨烯的晶体结构,有效防止对石墨烯的性能造成影响。

5.苏州盛光申请生长石墨烯的方法专利,提高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效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盛光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种生长石墨烯的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43117 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包括:通过引入等离子体氧化气氛去除铜基底表面杂质;维持等离子体氧化气氛,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铜基底表面生长石墨烯;其中,生长石墨烯所用碳源为固态碳源,所述固态碳源可通过将芳香族化合物与固体石墨烯混合得到。本发明使用等离子体可高效去除铜表面杂质,提高了低温生长石墨烯的效率,能促进固态碳源快速裂解,同时引入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片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载体,可有效调节裂解速度,有助于提高石墨烯质量。本发明用固态碳源在铜连接器上生长石墨烯,拓宽了石墨烯生长基底的选择范围,为石墨烯与铜材料结合的产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6.中一北工申请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专利,成本较低且效率较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一北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4312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鳞片石墨粉剂置入预设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待处理溶液;将待处理溶液倒入一级搅拌炉,搅拌第一时长,得到一级溶液;向一级溶液中加入铁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二级搅拌炉,搅拌第二时长,得到二级溶液,各个电磁铁按照预设策略进行通电与断电,以便于通电吸附混合溶液中的铁粉微粒,在二级搅拌炉的内壁形成簇状碰撞靶,及断电释放簇状碰撞靶中的铁粉微粒及嵌入簇状碰撞靶中的石墨微粒;将二级溶液倒入振荡炉,并调制为胶体,向胶体施加高频变换磁场,持续第三时长后从胶体中分离出石墨烯。此种制备石墨烯的方式,成本较低、且制备石墨烯的效率较高。

7.南京联智科技申请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掺杂的弱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专利,增大层间距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联智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掺杂的弱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43118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掺杂的弱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以硫酸和硝酸对石墨进行插层处理后,在三氧化铬和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进行石墨氧化,并经过氧化氢破坏二氧化锰转化为锰离子后继续采用芬顿氧化得到弱氧化石墨烯。本发明通过基于氧化反应提供插层能量,使得石墨发生微弱的氧化但是不大量产生含氧结构,基于氧化反应使得酸对石墨进行插层,从而增大层间距,随后进行芬顿氧化,对微弱氧化的区域进行部分的破坏,随后通过液相剥离,获得单层至少层的多孔石墨烯的碳酸乙烯酯分散液,可以直接用于掺杂制备电极的锂电池的阳极材料。

8.安徽统唯取得一种制备石墨烯悬浮液的装置及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统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制备石墨烯悬浮液的装置及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4031069 B,申请日期为2021年11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石墨烯悬浮液的装置及方法,该种制备石墨烯悬浮液的装置,箱体内设置有转筒,转筒的顶部设置有筒盖,筒盖的底部设置有隔离筒,筒盖中心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嘴,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振动板,转筒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转筒内壁的底部还对称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种制备石墨烯悬浮液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烯悬浮液在制备过程中效率较低的问题,整个制备过程在一个装置中完成,避免了悬浮液的转移,提高了制备效率;同时分离出带有杂质的悬浮液可经过处理二次利用。

9.蓝星(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种氧化石墨烯/PBO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蓝星(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氧化石墨烯/PBO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814310 B,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PBO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以对苯二甲酸、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五氧化二磷、多聚磷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脱气、预聚合和脱泡,获得含有氧化石墨烯的预聚合物料,然后再经后聚合、纺丝制得氧化石墨烯/PBO复合纤维,所述氧化石墨烯为表面带有氮原子、氧原子的石墨烯,石墨烯的尺寸满足100nm~6μm,80%粒径尺寸<560nm,厚度为1~3层。本发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PBO复合纤维在不影响纤维表面形貌的基础上,既增强分子链间作用力,同时增大纤维表面极性,提高了PBO纤维与树脂复合性能,具有制备难度低、投入成本低、性能提升明显、可批量生产的诸多优势。

10.上海精厚电子申请一种石墨烯改性阻燃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提高力学性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精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改性阻燃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144110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1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阻燃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羟基磺酸钠聚合物、环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挤出,得到石墨烯改性阻燃聚氨酯材料。在共混挤出的过程中,石墨烯改性聚氨酯和羟基磺酸钠聚合物的羟基会和环氧纳米二氧化硅的环氧基团进行开环反应,三者形成稳定的化学交联,并且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了其力学性能。石墨烯改性聚氨酯和羟基磺酸钠聚合物中的磷元素、三嗪基、磺酸钠基团都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共同构成了阻燃体系,并且石墨烯本身就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11.江苏绿源取得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459709 B ,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方案中以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烯二胺、发泡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等组分混合,发泡形成聚氨酯泡沫;本申请先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对ATO粉进行表面处理,以制得氨基改性ATO粉,再将其负载至石墨烯表面,一方面可以利用石墨烯来提高ATO粉的分散性能,另一方面,方案中ATO粉与石墨烯复配,以形成导电通路,其抗静电性能远远优于单纯的ATO粉,且ATO粉添加的量相对较少。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组分配比适宜,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泡沫具有较优异的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优异,且产品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2.广东粤孵申请基于大模型与知识图谱分析的石墨烯产业应用发现方法专利,显著提高研究机构分析效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粤孵产业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石墨烯产业链应用的大模型微调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168092 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产业链应用的大模型微调方法,S1、获取石墨烯产业链的多维数据集;S2、对所述多维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S3、基于多维数据集结合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用于支持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石墨烯产业链知识图谱;S4、对预训练的大模型进行初步微调;S5、基于石墨烯产业链知识图谱和自监督学习模块进一步微调大模型;S6、将微调后的大模型应用于石墨烯技术研发、市场预测和产业链优化;S7、根据石墨烯产业链中的技术和市场动态变化动态调整大模型的微调策略;S8、输出经过微调的大模型分析结果。本发明极大提升了石墨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效率与推广能力。

13.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申请石墨烯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实现高压缩回弹率和低界面热阻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石墨烯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17655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石墨烯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多级孔分布结构,实现高压缩回弹率和低界面热阻。本发明巧妙利用氨基胍碳酸盐的对氧化石墨烯的慢速还原及自身热发泡特性,与氧化石墨烯混合涂膜形成复合膜后,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慢速还原,使得氧化石墨烯片间发生交联,随着水分挥发形成初级孔;在低温热处理中,50‑100℃区间氨基胍碳酸盐分解产生气体,产生气体形成二级孔,100℃以上氧化石墨烯进一步失去含氧基团,促使三级孔形成;最后在高温处理下孔结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最终的多级孔结构。该多级孔结构的石墨烯材料具有高压缩回弹特性,在热界面上具有优异的填缝作用,在高性能界面散热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14.江苏杉元申请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专利,提高酚醛树脂导电性等性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杉元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176957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0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分散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所述石墨烯为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预分散液;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粉体或石墨烯预分散液与酚醛树脂分多次预混合,当体系粘度达到预设值时,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经三辊机多次研磨后,得到研磨料;将研磨料进一步捏合剪切后,得到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采用物理法混合制备出分散均匀的高含量石墨烯酚醛树脂分散体最大程度的确保了石墨烯在酚醛树脂中的稳定分散,反应过程温和易控,自动化程度高。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提高酚醛树脂的导电性、导热性及相应的机械韧性。

 

性能超越国际20%~30%,这个纤维要“上天”!

说起石墨烯,大家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石墨烯有很多用途,且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近日,记者在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见到了一款由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石墨烯纤维,该公司正加速将这种新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通信领域。

石墨烯纤维是由石墨烯基元有序组装排列而成的新型碳质纤维材料。为突破我国高端碳纤维“卡脖子”困局,高烯科技另辟蹊径,通过浙江大学专利转让及公司自研发的方式,开创了石墨制纤的全新路线。

2011年,高烯科技母公司德烯科技集团创始人、浙江大学教授高超带领的团队提出了“石墨烯纤维”的概念,跳出了“石油—中间相沥青—高导热碳纤维”的传统路线,大胆创新,开辟了独特的技术路线——“石墨—单层氧化石墨烯液晶—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

与传统制纤方式相比,以石墨烯为原料有哪些优势呢?

“石墨烯纤维强而韧,可打结,可编织,同时导热性能极佳,可以快速传导热量。”高烯科技石墨烯碳纤维事业部副总经理汪波告诉记者,此外,石墨烯纤维的成本相较于传统高性能纤维更低,且不受国际市场的掣肘与禁运,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据介绍,传统碳纤维的构造类似于“链—链缠结”,这种结构导致晶区较小,晶界缺陷较多,因此难以获得较高的导热效果。简单来说,就像是很多条链子纠缠在一起,导致热量传递不够顺畅。

高超教授团队的新发现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在传统碳纤维“分子裂解融合”机制外,他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片—片互锁组装”。这种模型下,碳纤维分子之间像一片片锁扣一样紧密连接,不仅提升了分子间的结合力,还极大地改善了电和热的传导性能。这就好比把原本纠缠的链子换成了紧密排列的锁扣,使热量传递更加高效、顺畅。

“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的多项技术指标领先全球。”汪波告诉记者,石墨烯纤维的导热系数最高达1400 W/mk,比美国和日本目前最高的导热性能还要高出20%~30%。

“我们已经与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将石墨烯纤维应用于飞行器的热管理系统中。”汪波说,“它的高导热性能可以确保飞行器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机身轻量化和节能环保。”

石墨烯纤维是未来航空航天重要装备的关键材料,也是动力装备更快、更高、更轻,不可或缺的理想材料。汪波表示,未来,团队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石墨烯纤维的生产工艺,提升其性能与成本效益比,确保产品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团队将积极拓展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合作,加速石墨烯纤维在这些高端领域的应用落地。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首届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招商会议在三明举办

       12月19日,首届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招商会议在我市举办。市政协主席、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链总链长宋志强致欢迎词,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王安到会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郭鸣明作辅导授课。市领导胡帅、蒋先东,以及100余家国内外先进碳材料企业界代表近200人出席。

  宋志强指出,近年来,三明市立足资源禀赋,已构建新能源负极材料、等静压石墨、石墨烯制备及应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4条较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希望各位专家、企业家朋友、市直有关部门以此次招商会议为契机,紧密协作、向新而行,持续提升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深度和广度,为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招商会议现场促成总投资15.7亿元的8个先进碳材料项目签订投资协议,总合同额13.6亿元的10组先进碳材料供应链项目签约。

永翔集团: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合作新征程

2024 年 12 月 19 日,首届“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发展论坛”于福建三明开幕,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永翔集团总经理李家焱代表集团与中联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碳素时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署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合作协议。

永翔集团: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合作新征程

此次签约不仅为永翔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将对我市整个先进碳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签约企业也对此次合作充满信心,期待与永翔集团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先进碳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

永翔集团:先进碳材料产业链合作新征程

未来,永翔集团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可持续”理念,为我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贡献永翔力量。

供稿:永翔集团行政部

校对:张家红

审核:赖启伟

2024年12月18日 – 12月20日“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发展论坛”

各石墨及碳材料行业有关单位:石墨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不仅应用于耐火材料、电极电刷等传统工业领域,更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核电领域的关键资源,也是制备石墨烯的关键材料,被誉为“21世纪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石墨深加工技术的不断突破,石墨资源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石墨深加工产业与新能源汽车、储能、核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先进碳材料一直是新材料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已经发展成为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的材料类别。先进碳材料对推动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价值。三明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微晶石墨储藏地之一。三明市已构建了新能源负极材料、等静压石墨、石墨烯制备及应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4条较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碳负极、硬碳负极、等静压石墨、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电浆料、碳碳复合材料等领域;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竞争力分析(2024年)》,以三明等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福建省石墨烯产业发展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梯队。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石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变之年,也是先进碳材料产业雄起之年。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决定联合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于2024年12月18日-20日在福建三明召开“首届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发展论坛”。本次会议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本次会议推动先进碳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先进碳材料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名称、主题、宗旨

(一)名称:首届“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发展论坛”

(二)主题:科技创新,绿色引领

(三)宗旨:从技术、产业、市场、政策等环节多面对接,聚集国内外优势资源,推动石墨与先进碳材料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全方位提升我国石墨与先进碳材料行业的科技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会议将紧紧围绕行业转型升级的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底限,以方向引领为目标。弘扬先进典型企业的示范效应,不断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赋能。

时间、地点

(一)时间:2024年12月18-20日

报到时间: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全天

(二)会议地址:三明明城国际大酒店(三明饭店)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东新一路1号江滨广场1幢

会议内容

(一)会议内容

  1. 拟邀请院士(1-2位)
  2. 拟邀请日本专家发言
  3. 石墨新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研究——康飞宇  清华大学 教授
  4. 先进碳材料与新质生产力——肖劲松所长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所
  5. 功能碳材料及电化学工程——邱介山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6. 碳陶瓷材料研究与应用——温广武  山东理工大学 教授
  7. “双碳”背景下微晶石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刘洪波  湖南大学  教授
  8. 石墨烯基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研究进展——黄小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9. 石墨选矿技术及装备新进展——申士富 教授 北京矿冶研究院
  10.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分析——李子坤 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院长
  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发展方向及市场分析(石墨碳材料应用)
  12. 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极材料与新能源汽车
  13. 创新赋能天然石墨资源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吕 雪 黑龙江省石墨制造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总经理
  14. 微波法石墨烯的批量生产及其下游应用—— 吴志连 浙江澜沐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15. 海外石墨企业进展与中国石墨企业出海—— 莫海波 威海恒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二)三明市、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招商推介及项目签约仪式

(三)参观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 12月20日 9:00-12:00

(四)石墨行业最新热点刨析(12月18日 19:00—21:00)

企业与专家面对面座谈,设定在报到当天下午7点召开。以圆桌会议的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闭门会议(总人数不超过30人)。以深入交流石墨国内外市场情况(石墨及负极材料出海)、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政策影响和应对措施、降本增效的举措等为重点,探讨未来石墨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会议联系人

(一)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

郝承凤 16220071999(微信号hcf2014) 向 琦 13651157586(微信号)

(二)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

王  钊 13718263223

(三)厦门雁南飞会议公司

牟立武13950189315

(四)三明明城国际大酒店(三明饭店)

江露娉13859184087

超威发布第六代黑金电池产品

近日,超威集团发布了最新“甄”选之作——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和超威全新品牌广告片。据介绍,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汇聚了前沿科技与创新设计,是超威集团第六代黑金电池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性能与体验。

超威集团品牌与市场中心执行主任赵文华表示,早在2013年,超威就率先开始研究将石墨烯应用于铅酸电池领域。

超威发布第六代黑金电池产品

2015年,超威研发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面向全球推出了首款超威黑金高能量电池;2017年超威黑金升级版发布,带领行业产品走向了长寿命的征程;2018年超威黑金升级+发布,将换新期大大延长;2019年超威黑金科技版发布,开启了行业轻量化的历程;2022年超威黑金5.0震撼上市。历经九年的探索与五代技术的迭代升级,2024年,超威再次推出最新科技精品——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

据介绍,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背靠集团石墨烯技术专利,并依托“双子星”平台研发,容量、行驶里程、续航里程、充放电效率等均得到提升。(魏川/文 超威集团/供图)

近期展会

Carbontech 2024 | 第八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12月5日 – 12月7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DT新材料

Carbontech始于2016年,在大会名誉主席薛群基院士的关怀和指导下,已经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协作平台。Carbontech始终专注于推动碳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秉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以“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为目标,通过“展览+前沿论坛”的形式,打造国内唯一的碳材料产业盛会!今年我们焕新出发,首次入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Carbontech将与大家共同见证碳材料行业的发展。

Carbontech 2024 | 第八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将于12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W1、W2),大会诚邀百余位碳材料领域专家,带来200+场极具时效性和参考价值的碳材料主题报告分享,涵盖金刚石、培育钻石、石墨烯、碳纤维及碳/碳复合材料、硅碳负极、碳纳米管、硬碳、电容炭等相关碳材料主题。同期举办蓝皮书发布、产业地图发布、英才招聘、新品发布、圆桌对话、学术海报展示等10余项特色活动。

2024上海国际纳米及石墨烯技术应用展览会

12月18日 – 12月20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4上海国际纳米及石墨烯技术应用展览会,将于2024年12月18日-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将吸引了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印度、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参展。通过展会资源,邀请全国、省、市、各相关科研单位、5G、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储能电池、汽车、电子制造、消费类电子、军工、航空航天、传感器、微电子、油墨、涂料、薄膜、**级电容器、散热材料等行业的公司决策层人士对“纳米/石墨烯”的使用及研发进行研讨、国际应用技术交流,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和提高我国纳米.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和制造水平。

参展范围

  1. 纳米新材料:纳米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材料(纳米金、纳米银、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铁等),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微球,纳米涂层,纳米陶瓷,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纳米光学材料,氮化镓衬底材料等。
  2. 微纳制造技术:纳米研磨设备,纳米微粒混合物,分散技术,薄膜制造技术,蚀刻,离子束激光处理器,电子束处理,填装充电处理,微电路制造,**精度表面加工技术,融合接合技术,下一代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飞秒激光曝光设备,MEMS、喷墨机, NEMS,传感器,纳米电子, 光电,射流,模型,WCM。
  3. 分析与检测:光学显微镜, SPM, AFM, LSI 测试探测器,**精确度测量仪器,设计工具,模拟,电子显微镜(SEM, TEM),分子设计软件,压力平台,探针,电炉,白光干涉仪,椭偏仪,ZETA 电位分析,实验室粉体制备与检测仪器。
  4. 石墨烯原材料:鳞片石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粉、氧化石墨、氯化石墨、改性石墨烯、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分散剂、石墨烯气凝胶、石墨烯泡沫、石墨烯涂料、石墨烷、石墨烯烷、石墨烯纳米片、石墨烯微片、石墨烯量子点、氧化石墨烯溶液、石墨烯溶液、掺杂石墨烯、活化石墨烯、多孔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纸、石墨烯海绵多级苯乙烯、石墨烯三维材料、碳化硅、纳米碳、碳纳米管、石墨原料等。
  5. 石墨烯粉体工业化设备:天然石墨粉碎设备(气流粉碎、机械粉碎、球磨设备等),微波热处理设备,普通热处理设备,石墨膨化设备,石墨烯粉体包装设备,粉体涂布设备等。
  6. 石墨烯薄膜及设备:铜/镍/铂等金属表面CVD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石墨烯转移技术和设备,石墨烯电化学剥离设备,石墨烯薄膜的掺杂,制备大面积石墨烯的CVD设备,石墨烯薄膜转移设备,石墨烯薄膜的低温生长设备。
  7. 石墨烯测试仪器:Raman, OM, AFM, SEM, XPS, ICP, UV-Vis, TEM, BET, 激光导热仪,粉体电导测量设备,激光粒度仪, 电化学工作站, 荧光光谱,涂料性能测试等。测试服务机构,石墨烯产品标准化机构。含油、重金属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
  8. 石墨烯加工技术及设备:石墨原材料精加工设备、破碎、粉磨、分选、筛分、浮选、输送、除铁、除尘、改性、干燥、包装、煅烧、冷却、膨胀处理技术、 石墨矿选矿设备、热场设备、激光设备、锯床切割设备、石墨化炉、天然石墨选矿、石墨提纯、石墨坩埚、耐火材料、环保设备、烟气尾气治理设备、石墨材料智能装备、石墨化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石墨增材制造技术、磨具、金刚石刀具、石墨粉体材料制备与粒度、白度、矿物分析等检测仪器等;

首届“中国·三明先进碳材料暨粉体加工技术发展论坛”

2024年12月18-20日    三明明城国际大酒店(三明饭店)

主办: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

(一)会议内容

  1. 拟邀请院士(1-2位)
  2. 拟邀请日本专家发言
  3. 石墨新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研究——康飞宇  清华大学 教授
  4. 先进碳材料与新质生产力——肖劲松所长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所
  5. 功能碳材料及电化学工程——邱介山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6. 碳陶瓷材料研究与应用——温广武  山东理工大学 教授
  7. “双碳”背景下微晶石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刘洪波  湖南大学  教授
  8. 石墨烯基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研究进展——黄小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9. 石墨选矿技术及装备新进展——申士富 教授 北京矿冶研究院
  10.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分析——李子坤 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院长
  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发展方向及市场分析(石墨碳材料应用)
  12. 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极材料与新能源汽车
  13. 创新赋能天然石墨资源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吕 雪 黑龙江省石墨制造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总经理
  14. 微波法石墨烯的批量生产及其下游应用—— 吴志连 浙江澜沐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15. 海外石墨企业进展与中国石墨企业出海—— 莫海波 威海恒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二)三明市、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招商推介及项目签约仪式

(三)参观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 12月20日 9:00-12:00

(四)石墨行业最新热点刨析(12月18日 19:00—21:00)

企业与专家面对面座谈,设定在报到当天下午7点召开。以圆桌会议的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闭门会议(总人数不超过30人)。以深入交流石墨国内外市场情况(石墨及负极材料出海)、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政策影响和应对措施、降本增效的举措等为重点,探讨未来石墨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近期石墨烯相关专利11.30

1.安徽盟维新能源申请褶皱石墨烯适配体积膨胀的硅碳复合材料专利,适应硅纳米片体积膨胀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褶皱石墨烯适配体积膨胀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943349 A,申请日期为 2023 年 5 月。

2.榆能集团取得以 CO2 还原产物为碳源的石墨烯负载电极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榆能集团能源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以 CO2 还原产物为碳源的石墨烯负载电极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6119644 B,申请日期为 2022 年 12 月。

3.河北麦森钛白粉取得一种磷酸铁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麦森钛白粉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磷酸铁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5924899 B,申请日期为2022年11月。

4.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取得一种硅基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硅基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8083990 B,申请日期为2024年2月。

5.应用石墨烯材料英国有限公司取得分散体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应用石墨烯材料英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分散体”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4302860 B,申请日期为2020年7月。

6.四川睿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种石墨烯发热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睿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发热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126598 B,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

7.可川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高温石墨烯柔性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可川科技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高温石墨烯柔性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2411074663.8,授权日为2024年11月15日。

8.西安博欣取得一种石墨烯/氮化硼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安博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氮化硼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4597560 B,申请日期为2022年2月。

9.深圳市璞瑞达取得防水性石墨烯发热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璞瑞达薄膜开关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防水性石墨烯发热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1065176 B,申请日期为2020年1月。

10.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碳包覆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专利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碳包覆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 118983407 A,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

11.扬州市安定灯饰集团取得LED光源石墨烯热沉积结构专利,实现LED灯自发热器件的快速散热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扬州市安定灯饰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LED光源石墨烯热沉积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026903 U,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

12.上海烯峰取得石墨烯剥离机专利,搅拌混合效果好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烯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生产用石墨烯剥离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034360 U,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3.杭州恒影科技取得用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激光参数组合自动预测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恒影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激光参数组合自动预测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520356 B,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

14.合肥艾克思维申请显示屏用石墨烯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导热散热效率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合肥艾克思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种显示屏用石墨烯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019998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15.常州第六元素申请寡层石墨烯导电浆料相关专利,提升电池快速充放电性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寡层石墨烯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导电性评测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018885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16.广东墨睿取得一种氟化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氟化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6377710 B,申请日期为2023年4月。

17.墨浠科技取得一种石墨烯分散液及其应用相关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辽宁墨浠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基切削液中的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8813317 B,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18.领拓科技申请石墨烯薄膜表面性能检测装置专利,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内蒙古领拓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薄膜表面性能检测装置”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02345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19.西安瑞芯光通取得碳化硅基石墨烯材料的HEMT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安瑞芯光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碳化硅基石墨烯材料的HEMT芯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4203804 B ,申请日期为 2021 年 11 月。

20.江苏碳覆申请一种石墨烯-铜基纳米铜膜生产设备专利,加快加工速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碳覆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铜基纳米铜膜生产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 11902084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21.成都盛烯天成取得石墨烯生产原料反应装置专利,提高石墨烯生产效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成都盛烯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生产原料反应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057323 U,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22.深圳稀导技术取得石墨烯复合铝专利,实现对高发热热源持续快速有效散热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稀导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石墨烯复合铝”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053659 U,申请日期为 2023年10月。

23.苏州盛悦石墨烯申请一种具有可切换物料的石墨烯复合生产共混设备专利,解决石墨烯之间微小团聚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盛悦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具有可切换物料的石墨烯复合生产共混设备”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034552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0 月。

24.上海博息电子申请石墨烯散热薄膜制备专利,确保石墨烯散热薄膜完整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博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散热薄膜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03681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25.中国铝业取得石墨烯剥离相关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旋转剥离制备石墨烯的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6375008 B,申请日期为 2022年12月。

26.C2CNT 取得从 CO2 简易的电合成石墨烯的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C2CNT 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从 CO2 简易的电合成石墨烯的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3924269 B,申请日期为 2020 年 5 月。

27.成都方大炭炭取得一种石墨烯增强的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增强的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459230 B,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

28.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种铅-石墨烯复合负极铅膏的制备方法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铅-石墨烯复合负极铅膏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5513421 B,申请日期为2021年6月。

29.正力新能取得一种石墨烯改进的树脂基硬碳材料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改进的树脂基硬碳材料”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693271 B,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中原石墨烯实验室揭牌

11月28日,中原石墨烯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航空港区举行,中原石墨烯实验室由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牵头组建,平煤神马集团等单位参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受聘担任实验室主任。

据了解,该实验室依托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发和专业化团队,将聚焦超级蒙烯材料、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晶圆、烯碳纤维等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场景研究和工程化验证,致力打造石墨烯应用技术研发的专业化、工程化示范平台,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材料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